深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后的化验指标
正常条件下,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,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,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。人体内血液能正常流动有赖于以下四个系统功能的平衡,这个机制发生障碍就会引起出血,亢进时导致血栓形成。
常用凝血检测
一、凝血酶原时间(PT)检测: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,用于检测血浆中Ⅱ、Ⅴ、Ⅶ、Ⅹ因子水平。正常参考值:以测定秒数表示:11-14S超过正常值对照3S作为异常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=PTRISI,参考值为0.8-1.5。
临床意义
PT延长见于:先天性者多见于凝血酶原及因子Ⅱ、Ⅴ、Ⅶ、Ⅹ缺乏症。后天性者多见于肝脏疾病、阻塞性黄疸、DIC、应用抗凝药物等;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;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。
PT缩短见于: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栓塞性疾病;DIC早期血液呈高凝状态;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及长期口服避孕药等。
二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: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,用于检测血浆中因子Ⅷ、Ⅸ、Ⅺ、Ⅻ的水平。正常参考值:31-43S,超过正常值对照10S才有病理意义。
临床意义:
APTT延长见于:因子Ⅷ、Ⅸ、Ⅺ、Ⅻ缺乏症。如:血友病;严重的因子Ⅴ、Ⅹ减少或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,如肝脏疾病、阻塞性黄疸、口服抗凝剂、应用肝素等;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,如DIC;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;
APTT缩短见于:血栓栓塞性疾病,如脑血管血栓性疾病、肺栓塞、静脉血栓形成等;高凝状态,如DIC的高凝血期,促凝物质进入血液,因子Ⅷ、Ⅴ活性增高。
三、凝血酶时间TT检测:反映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换为纤维蛋白的实验。正常参考值:16-18S,超过正常值对照3S作为异常。
临床意义
TT延长见于:非常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,小于80mg/dl;纤维蛋白原机能障碍;DIC;尿毒症;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
TT缩短见于:有钙离子存在时及PH值呈酸性时等。
四、纤维蛋白原FIB检测:即凝血因子Ⅰ,是体内重要凝血因子,直接参与凝血过程。其含量增高,血液凝固性升高,血浆粘度升高,促进红细胞聚集,在凝血酶的作用下,转为纤维蛋白,形成纤维网,而形成血块或血栓。正常参考值:2-4g/L。
临床意义
FIB增高见于:糖尿病和糖尿病酸中毒,急性肾炎和尿毒症;动脉粥样硬化(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期);急性传染病,结缔组织病;放射治疗后、灼伤、休外科大手术后;妊娠期和妊娠高血压缩合症;败血症、急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。
转载请注明: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脉管炎科(http://www.maiguanyan.com) 本篇文章: 深静脉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物后的化验指标 http://www.maiguanyan.com/jmxs/zl/21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