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栓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,常见病。男女均可发病,以青壮年多见。血栓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,通常多发于四肢,其次是胸腹壁,少数呈游走性发作。临床特点为: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、灼热、疼痛或压痛,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。急性期后,索条状物变硬,局部皮肤色素沉着。
血栓浅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、脉痹、肿胀、血瘀的范畴。发病时,浅静脉为一硬索条,可有自发痛。触痛或牵拉痛,一般称为“脉痹”;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、肿胀、灼热、疼痛,待红肿疼痛渐消后,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,且伴有色素沉着,或有微热和轻痛,属静脉曲张并发者,多称为“恶脉”;无静脉曲张病史者,可称为“血瘀”。《肘后备急方》:“恶脉病,身中忽有赤络脉如蚓状”。“皮肉卒肿起,狭长赤痛名”。
①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浅静脉炎,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,如:高渗性葡萄糖溶液、各种抗生素、烃化剂、有机碘溶液等,均能在受注射的浅静脉内膜上酿成化学性刺激,导致较为广泛的损伤迅速发生血栓形成,继而出现明显的炎性反应。
②导管作持续性输液常可使静脉壁遭受直接损伤致血栓形成,并迅速出现炎症反应。常见于大面积烧伤、严重创伤及大手术等危重病人。
③下肢静脉曲张时无论是属于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的属支,由于静脉血瘀滞足靴区皮肤。常因营养性变化承受,慢性感染可使曲张的静脉受缺氧和炎症性损害导致血栓浅静脉炎。
由于病因和病理以及临床特点的不同,又把肢体、胸腹壁血栓浅静脉炎称为良性血栓浅静脉炎。把间歇性、复发性的血栓浅静脉炎称为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。
化疗相关的静脉炎 保护静脉
一 化疗前应为患者长期治疗考虑,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,由背测向内侧,左右臂交替使用,因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,除上肢静脉综合征外,不宜采用下肢 静脉给药。
二 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,推药过程反复抽回血,以确保针在血管内。
三 根据血管直径选择针头,针头越细对血管损伤面越小,一般采用 6 号半~ 7 号头皮针。
四 药物稀释宜淡,静脉注射宜缓,注射前后均用 2.0 ml 生理盐水冲 入。
五 拔针前回吸少量血液在针头内,以保持血管内负压,然后迅速拔针 ,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 3 ~ 5 min, 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,以避免血液返流,防止针眼局 部瘀斑,有利于以后再穿刺。
六 药液外漏及静脉炎的处理:
(1) 如果注射部位刺痛、烧灼或水肿, 则提示药液外漏,需立即停止用药并更换注射部位。
(2) 漏药部位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采用 不同的解毒剂做皮下封闭,如氮芥、丝裂霉素、更生霉素溢出可采用等渗硫酸钠,如长春新 碱,外漏时可采用透明质酸酶。其他药物均可采用等渗盐水封闭方法:可用 20 ml 注射器抽 取解毒剂在漏液部位周围采取菱形注射,为防止疼痛还需局部注射普鲁卡因 2 ml, 必要时 4 h 后可重复注射。
(3) 漏液部位冷敷,也可配合硫酸镁湿敷直到症状消失。
(4) 静脉炎发生后可 行局部热敷,按血管走行的松软膏外涂或理疗。
转载请注明: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脉管炎科(http://www.maiguanyan.com) 本篇文章: 了解什么是血栓浅静脉炎,理解什么是静脉炎 http://www.maiguanyan.com/jmy/2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