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
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祖国医学的"脉痹"、"脱疽"的范畴,是由于情志所伤、肝肾不足、脾气不健、寒湿侵袭,以致寒湿凝聚经络、闭塞不痛、气血运行不畅所致。早在2000年前《黄帝内经·痈疽》中就有了较详细的记载,并且认识到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内的"脱疽"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原则。南北朝我国最早的外科专著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将该病更名为"脱疽",以后历代医家,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的病因、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均有详细的论述。为认识和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1、疼痛 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之一,其基本原因是肢体缺血,如果伴有神经炎或继发感染则疼痛加剧。轻者休息时消失或减轻,行走或活动后,疼痛复现或加重,形成间歇性跛行。重者疼痛剧烈而持续,尤以夜间为甚,形成静息痛,常使患者屈膝抱足而坐,企图借轻微的静脉充血来增加缺血肢体的供氧量。情绪刺激和受冷均可影响血管的舒缩反应,常可加剧疼痛。
2、发凉和感觉异常 患者患肢发凉、怕冷对外界寒冷十分敏感,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症状患部体表温度降低,尤以趾(指)端最明显,因神经末梢受缺血影响,患肢趾(指)可出现胼胝感、针刺感、麻木感或烧灼等感觉异常。
3、皮肤色泽改变 因动脉缺血,致使皮肤异常苍白。在伴有浅层血管张力减低,皮肤变薄者,皮色在苍白的基础上,出现潮红或发绀,当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。
4、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足背或胫后动脉、尺或挠动脉的搏动,随病变进展而减弱乃至消失。在检查动脉搏动的同时,注意肢体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,如在踝、膝、腕部等处有无侧支循环动脉搏动存在。
5、营养障碍 肢体缺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,包括皮肤干燥、脱屑、皲裂、出汗减少或停止;趾背、足背及小腿汗毛脱落,趾(指)甲增厚、变形,生长缓慢或停止;小腿周径缩小、肌肉松弛,萎缩;指(趾)皲裂、变细。
6、坏疽和溃疡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后期因肢体动脉不全、失代偿、血运障碍,常发生溃疡和坏疽。溃疡和坏疽可单发,也可同时存在。除肢体严重缺血外,大多有诱发因素,如失治、误伤、外伤、烫伤等。溃疡和坏疽,多首先足大踇或小趾,由趾端、趾甲旁或趾风缝开始,然后逐渐向近端发展。下肢坏疽可及小腿,上肢坏疽很少超过腕关节。坏疽多为干性,以后继发感染而成湿性。
转载请注明: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脉管炎科(http://www.maiguanyan.com) 本篇文章: 全面介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 http://www.maiguanyan.com/mgy/zz/4967.html